中國號稱(chēng)禮節之邦。
所謂禮,不僅是講長(cháng)幼倫序,并且有更廣闊的含義。對內而言,它表示家庭、鄉里、友人、兄弟之間的親和禮讓;對外而言,則注解中華平易近族和平、友愛(ài)、親善、謙虛的美德。子孫要敬父母、祖先,兄弟要親如手足,夫妻要舉案齊眉,對客人更要和敬禮讓?zhuān)词故峭鈬?,只要他不是?lái)欺負侵犯,中國人老是友愛(ài)地以禮相待。中國人“以茶表敬意”恰是這種精力的表現。
“以茶待客”是中國的廣泛習俗。
有客來(lái),端上一杯芳噴鼻的茶,是對客人的極大尊敬。各地敬茶的方法和習慣又有很大的不合。
北方大戶(hù)之家,有所謂“敬三道茶”。有客來(lái),延入堂屋,主人出室,先盡賓主之禮。然后命家丁或后代獻茶。第一道茶,一般說(shuō),只是注解禮節,講究的人家,并不真的非要你喝。這是因為,主客方才接觸,洽商未深,而茶本身精味未發(fā),或略品一口,或干脆折盞。第二道茶,便要精品細嘗。這里,主客談興正濃,情義交換,茶味正好,邊啜邊談,茶助談興,水通襟曲,所以恰是以茶交換情感的時(shí)刻。待到第三道茶將水沖下去,再斟上來(lái),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辭,主人也起身送客了。因為,禮節已盡,話(huà)也談得差不多了,茶味也淡了。當然,若是密友促膝暢談,終日方休,一壺兩壺,盡情飲來(lái),天然沒(méi)那么多講究。
我國江南一帶還保持著(zhù)宋元間平易近間吃茶品茗附以果料的習俗,有客來(lái),要以最好的茶加其他食物于個(gè)中表示各類(lèi)祝賀與敬意。湖南待客敬生姜、豆子、芝麻茶??腿诵轮?,必獻茶于前,茶湯中除茶葉外,還泡有炒熟的黃豆、芝麻和生姜片。喝干茶水還必須嚼食豆子、芝麻和茶葉。吃這些器械忌用筷子,多以手拍杯口,應用氣流將其吸出。湖北陽(yáng)新一帶,鄉平易近平素并不多吃茶品茗,皆以白水解渴。但有客來(lái)則必須捧上一小碗沖的爆米花茶,若參加麥芽糖或金果數枚,敬意尤重。江南一帶,春節時(shí)有客至家,要獻元寶茶。
至于現代,以茶待客,以茶會(huì )友,以茶表示蜜意厚誼的精力,不僅深刻每家每戶(hù),并且用于機關(guān)、集團,甚至國度禮節。無(wú)論機關(guān)、工廠(chǎng),新年常舉辦茶話(huà)會(huì ),引導以茶表示對職工一年辛苦的謝意。有職工調出,也開(kāi)茶話(huà)會(huì ),敘拜別之情。群眾集團時(shí)而一聚以茶彼此相敬。很多大飯鋪,客人入座,未點(diǎn)菜,辦事蜜斯先斟上一杯茶表示迎接。
總之,茶,是禮敬的表示,友情的象征。親和力特別強,是中華平易近族一個(gè)凸起的特點(diǎn)。要想加強親和力,起重要有彼此的包涵和尊敬,又要禮讓和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