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所謂茶壺,即用以泡茶的器具。壺由壺蓋、壺身、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。壺蓋有孔、鈕、座等細部。壺身有口、延(唇墻)、嘴、流、腹、肩、把(柄、板)等細部。由于壺的把、蓋、底、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,壺的基本形態(tài)就有近200種。
一、以把劃分
1、側提壺:壺把為耳狀,在壺嘴的對面。
2、提梁壺: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。
3、飛天壺: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為彩帶習舞狀。
4、握把壺: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°狀。
5、無(wú)把壺:壺把省略,手持壺身頭部倒茶。
二、以蓋劃分
1、壓蓋:蓋平壓在壺口之上,壺口不外露。
2、嵌蓋:蓋嵌入壺內,蓋沿與壺口平。
3、截蓋:蓋與壺身渾然一體,只顯截縫。
三、以底劃分
1、捺底:將壺底心捺成內凹狀,不另加足。
2、釘足: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。
3、加底: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。
四、以有無(wú)濾膽分
1、普通壺:上述的各種茶壺,無(wú)濾膽。
2、濾壺: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,壺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(wǎng),使茶渣與茶湯分開(kāi)。
五、以形狀分
1、筋紋形:猶如植物中弧形葉脈狀筋紋,在壺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紋線(xiàn),稱(chēng)之為筋,而筋與筋之間的壁隆起,有圓澤感。
2、幾何形:以幾何圖形為造型,如正方形、長(cháng)方形、菱形、球形、隨圓形、圓柱形、梯形等。
3、仿生形:又稱(chēng)自然形,仿各種動(dòng)、植物造型,如南瓜壺、梅樁壺、松干壺、桃子壺、花瓣形壺等等。
4、書(shū)畫(huà)形:在制成的壺上,刻鑿出文字詩(shī)句或人物、山水、花鳥(niǎo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