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M新时代官网

首頁(yè) /  茶具茶器 /  茶具知識 /  茶器之釉色

茶器之釉色

 

陶瓷器的色澤與胎或釉中所含礦物質(zhì)成分密切有關(guān),相同礦物質(zhì)成分因其含量的高低,也可變化出不同的色澤。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鐵的粘土燒制,只因燒成溫度和氧化程度不同,色有黃、紅棕、棕、灰等色。在粘土中添加其他礦物質(zhì)成分,也可以燒制成其他色澤,但較少見(jiàn)。而瓷器歷來(lái)花色器種豐富,變化多端,現簡(jiǎn)介如下:

(l)青瓷 |

施青色高溫釉的瓷器。青瓷釉中主要的呈色物質(zhì)是氧化鐵,含量為2%左右。釉由于氧化鐵含量的多少、釉層的厚薄和氧化鐵還原程度的高低不同,會(huì )呈現出深淺不一、色調不同的顏色。若釉中氧化鐵較多地還原成氧化亞鐵,那么釉色就偏青,反之則偏黃,這與燒成氣氛有關(guān)。燒成氣氛指焙燒陶瓷器時(shí)的火焰性質(zhì),分氧化焰、還原焰和中性焰三種。氧化焰指燃料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火焰;還原焰是指燃料在缺氧過(guò)程中燃燒,產(chǎn)生大量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、碳化氫等的火焰;中性焰則介于兩者之間。用氧化焰燒成,釉色發(fā)黃;用還原焰燒成則偏青。青瓷中常以"開(kāi)片"來(lái)裝飾器物,所謂開(kāi)片就是瓷的釉層因胎、釉膨脹系數不同而出現的裂紋。哥窯傳世之作表面為大小開(kāi)片相結合,小片紋呈黃色,大片紋呈黑色,故有"金絲鐵線(xiàn)"之稱(chēng)。南宋官窯最善應用開(kāi)片,且胎薄(呈灰、黑色)、釉層豐厚(呈粉青、火黃、青灰等色)的特點(diǎn),器物口沿因釉下垂而微露胎色,器物底足由于墊餅墊燒而露胎,稱(chēng)口"紫口鐵足",以此為貴。越窯以產(chǎn)青瓷而馳名世界,其作品呈現一種特別的"雨過(guò)天晴"色,質(zhì)地如冰似玉,后流傳至國外,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作。

 

 

[青瓷雙系壺,東漢/影青注子、注碗,宋/哥窯葵花洗,宋 (故宮館藏)]

(2)黑瓷 |

施黑色高溫釉的瓷器。釉料中氧化鐵的含量在5%以上。商周時(shí)出現原始黑瓷,東漢時(shí)上虞窯燒制的黑瓷施釉厚薄均勻,釉色有黑、黑褐等數種,至宋代黑釉品種大量出現。其中建窯燒制的兔毫紋、油滴紋、曜變等茶碗,就是因釉中含鐵量較高,燒窯保溫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,又在還原焰中燒成,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鐵結晶,成品顯示出流光溢彩的特殊花紋,每一件細細看去皆自成一派,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器具。

 

 

[黑釉剔花小口瓶,金 /黑釉油滴釉盤(pán)建盞,宋/ 建窯黑釉兔毫盞,宋]

(3)白瓷 |

施透明或乳濁高溫釉的白色瓷器。在長(cháng)期的實(shí)踐當中,窯匠們進(jìn)一步掌握了瓷器變色的規律,于是在燒制青瓷的基礎上,降低釉中氧化鐵的含量,用氧化焰燒成,釉色一般白中泛黃或泛綠色,還原焰燒成釉色泛青,有"青白瓷"、"影青"之稱(chēng)。唐代白瓷生產(chǎn)已十分發(fā)達,技藝卓越首推北方的邢窯,所燒制的白瓷如銀似雪,一時(shí)間與南方生產(chǎn)青瓷的越窯齊名,世稱(chēng)"南青北白"。

 

[1邢窯白釉壺,唐 /2定窯印花纏枝牡丹蓮花盤(pán),宋/3定窯劃花纏枝蓮紋葵瓣口碗,宋/4白釉刻花壺,遼(故宮館藏)]

 

(4)顏色釉瓷 |

各種施單一顏色高溫釉瓷器的統稱(chēng)。主要著(zhù)色劑有氧化鐵、氧化銅、氧化鉆等。以氧化鐵為著(zhù)色劑的有青釉、黑釉、醬色釉、黃釉等。以氧化銅為著(zhù)色劑的有海棠紅釉、玫瑰紫釉、鮮紅釉、石紅釉、紅釉、豇豆紅釉等,均以還原焰燒成,若以氧化焰燒成,釉呈綠色。以氧化鈷為著(zhù)色劑的瓷器,燒制后為深淺不一的藍色。此外,黃綠色含鐵結晶釉色也屬顏色釉瓷,俗稱(chēng)"茶葉末"。

 

 

[回青釉爵杯,明代嘉靖 /瓜皮綠釉暗劃云鳳紋尊,明嘉靖 /鮮紅釉高足碗,明永樂(lè ) (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)]

(5)彩瓷 |

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總稱(chēng)。釉下彩瓷器是先在坯上用色料進(jìn)行裝飾,再施青色、黃色或無(wú)色透明釉,入高溫燒制而成。釉上彩瓷器是在燒成的瓷器上用各種色料繪制圖案,再經(jīng)低溫烘烤而成。

(6)青花 |

釉下彩品種之一,又稱(chēng)"白釉青花"。在白色的生坯上用含氧化鈷的色料繪成圖案花紋,外施透明釉,經(jīng)高溫燒成。在燒制時(shí),用氧化焰時(shí)青花色澤灰暗,用還原焰則青花色澤鮮艷。

 

 

[青花海水紋香爐,明永樂(lè ) /青花壓手杯(獅球心),明永樂(lè ) (故宮館藏)]

(7)釉里紅 |

釉下彩品種之一。在瓷器生坯上用含氧化銅的色料進(jìn)行繪制圖案花紋,然后施透明釉,經(jīng)還原焰高溫燒制而成。

 

 

[景德鎮窯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,元 /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碗,明洪武 (故宮館藏)]

(8)斗彩 |

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品種,又稱(chēng)"逗彩"。先在瓷器生坯上用青花色料勾繪出花紋的輪廊像,施透明釉用高溫燒成,再在輪廊像內用紅、黃、綠、紫等多種色彩填繪,經(jīng)低溫烘烤而成。除填彩外,還有點(diǎn)彩、加彩、染彩等數種。

 

 

[斗彩折枝蓮托八吉祥紋碗,明萬(wàn)歷 /斗彩靈芝紋盤(pán),明嘉靖 (故宮館藏)]

(9)五彩 |

釉上彩品種之一,又稱(chēng)"硬彩"。是在已燒成的白瓷上,用紅、綠、黃、紫等各種彩色顏料繪成圖案花紋,經(jīng)低溫烘烤而成。

 

 

[五彩魚(yú)藻紋蓋罐,明嘉靖 /五彩靈芝桃樹(shù)紋盤(pán),明嘉靖 (故宮館藏)]

(10)粉彩 |

釉上彩品種之一,又稱(chēng)"軟彩"。是在燒成的素瓷上用含氧化砷的"玻璃白"打底,再用各種彩色顏料渲染繪畫(huà),經(jīng)低溫烘烤而成。

 

[粉彩桃花紋直頸瓶,清雍正/粉彩過(guò)枝桃樹(shù)紋盤(pán),清雍正/黃地粉彩勾蓮開(kāi)光“萬(wàn)壽無(wú)疆”碗,清嘉慶/粉彩鐘馗醉酒像,清康熙(故宮館藏)]

 

(11)琺瑯彩 |

釉上彩品種之一,又名"瓷胎畫(huà)琺瑯",即成燒成的白瓷上,用琺瑯料作畫(huà)?,m瑯料中的主要成分為硼酸鹽和硅酸鹽,配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,經(jīng)低濕烘烤后即呈各種顏色,多以黃、綠、紅、藍、紫等色彩作底,再彩繪各種花卉、鳥(niǎo)類(lèi)、山水和竹石等圖案,紋飾有凸起之感。

 

[琺瑯彩花卉紋瓶/胭脂紅、藍地軋道琺瑯彩折枝花紋合歡瓶,清乾隆/琺瑯彩勾蓮紋象耳瓶,清乾隆/紅地開(kāi)光琺瑯彩牡丹紋杯,清康熙(故宮館藏)]

 

茶具的色澤是指制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,通??煞譃槔渖{與暖色調兩類(lèi)。冷色調包括藍、綠、青、白、灰、黑等色,暖色調包括黃、橙、紅、棕等色。凡用數色裝飾的茶具可以主色劃分歸類(lèi)。茶器色澤的選擇是指外觀(guān)顏色的選擇搭配,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,飲具內壁以白色為好,能真實(shí)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,并應注意主茶具中壺、盅、杯的色彩搭配,再輔以船、托、蓋置,力求渾然一體,天衣無(wú)縫。最后以主茶具的色澤為基準,配以輔助用品。

 

RM新时代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