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M新时代官网

首頁(yè) /  茶文化 /  茶風(fēng)茶俗 /  回族飲茶習俗

回族飲茶習俗

我國回族同胞的先民在古代時(shí)大都居于我國西北地區,從事游牧業(yè),并以牛羊肉、乳酪為主食。故其對茶之消食除膩作用特別注重。在日常生活中,尤其愛(ài)好飲茶,并以茶代酒。因而長(cháng)期以來(lái),回族的各種茶俗甚盛。民間有待客敬茶、三餐泡茶、饋贈送茶、聘禮包茶、齋日散茶、節日宴茶和喜慶品茶等諸多茶俗,且長(cháng)盛不衰。

回族喝茶的一大特色是都喝蓋碗茶,即俗稱(chēng)的"三件套"、"三炮臺",由茶碗、茶蓋、茶托組成。有的茶蓋上還繪有藍色的花紋或紅色的小花朵,有的還繪有綠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"清真"字樣,精巧美觀(guān),方便耐用。

用蓋碗茶喝茶,既防塵又保溫,又能邊喝邊"刮"(茶湯、茶葉),回族人不但自己喝,還用蓋碗茶招待客人,以示歡迎的最高禮遇。"客人遠至,蓋碗先上"?;孛窦抑衼?lái)客,都以蓋碗茶招待。先將蓋碗擦洗干凈,放入茶葉和佐料,揭開(kāi)茶蓋(半遮半掩)將沸水注入,在茶碗中沖出一圈一圈的浪花,沖泡5分鐘后,雙手遞給客人,并說(shuō)"請喝茶"??腿诉咃嬤呌猛肷w刮茶場(chǎng)面,還得注意不用嘴吹或吸出響聲,否則視為不懂禮貌,無(wú)教養。飲茶時(shí)不得一次將茶喝干,要留存茶汁,邊喝邊由主人續水。"刮"時(shí),用左手捧托盤(pán),用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抓住蓋頂,用第四指卡住蓋口,"刮"一下喝一次,茶要露湯色,常喝常有,清香爽口,連續不斷。

回民以茶待客,注重"輕、穩、靜、潔"的飲茶禮節。"輕",指沖、刮、喝要輕,不得出聲。"穩",指沏茶要穩要準,落點(diǎn)準,似"蜻蜒點(diǎn)水",不濺不溢、不漫不流。"靜",指環(huán)境幽雅,窗明幾凈,無(wú)干擾,無(wú)噪音,凝神品味。"潔",指茶碗、茶水清潔衛生,一塵不染?;刈宓牟柚V說(shuō):"吃油香要掰呢,喝蓋碗子要刮呢!"回族人吃油香要用手掰開(kāi),一小塊一小塊地吃,切忌囫圇吞咬,不然為不懂禮貌。而喝茶時(shí)要用碗蓋一下一下地"刮"動(dòng),使茶葉和佐料加速溶解,使湯汁盡快變溫,喝時(shí)不燙嘴?;刈宀柚V又說(shuō):"一刮甜,二刮香,三刮茶露變清湯。"即是說(shuō),"刮"第一遍時(shí)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甜味,"刮"第二遍時(shí),茶葉與佐料經(jīng)過(guò)泡制,香味則完全散發(fā),其時(shí)味道最佳。而"刮"第三遍時(shí)只剩下茶葉淡淡的湯色,只能起解渴作用。

回族飲的蓋碗茶非常富有營(yíng)養。蓋碗茶亦茶亦藥。因其不但放置茶葉,還要放入糖、紅棗、核桃仁、枸杞、元肉等多種營(yíng)養果品,營(yíng)養價(jià)值較高,故常飲蓋碗茶對健脾生津、強身健體大有裨益。"回回老人壽數長(cháng),早起禮拜喝茶湯"?;刈謇先碎L(cháng)壽的較多,僅寧夏地區的百歲回族老人就達50人之多。這同他們戒煙酒,嗜飲茶,講衛生有較大關(guān)系。

住在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六盤(pán)山一帶的回族,除了與漢族相同的“蓋碗茶”、“八寶茶”飲俗以外,還有與回族雜居的苗族、彝族、羌族一起有喝罐罐茶的習俗。在當地,每戶(hù)農家的堂屋地上,都挖有一只火塘(坑),上置一把水壺,或燒森柴,或點(diǎn)炭火,這是熬罐罐茶必備器皿。清晨起來(lái),主人第一件事,就是熬罐罐茶。

喝罐罐茶,以喝清茶為主,少數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、核桃仁、食鹽之類(lèi)的。

由于罐罐茶的濃度高,喝起來(lái)有勁,會(huì )感到又苦又澀,好在傾入茶杯中的茶湯每次用量不多,不可能大口大口的喝下去,但對當地少數民族而言,因世代相傳,也早已習以為常了。

喝罐罐茶還是當地迎賓接客不可缺少的禮俗,倘若親朋進(jìn)門(mén),他們就會(huì )一同圍坐在火塘邊,一邊熬煮罐罐茶,一邊烘烤馬鈴薯、麥餅之類(lèi),如此邊喝釅茶、邊嚼香食,野趣橫生。

RM新时代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