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M新时代官网

首頁(yè) /  茶文化 /  茶風(fēng)茶俗 /  土家族的擂茶

土家族的擂茶

在湘、鄂、川、黔的武陵山區一帶,居住著(zhù)許多土家族同胞,千百年來(lái),他們世代相傳,至今還保留著(zhù)一種古老的吃茶法,這就是喝擂茶。

擂茶,又名三生湯,是用生葉(指從茶樹(shù)采下的新鮮茶葉)、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種生原料經(jīng)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湯,故而得名。相傳三國時(shí),張飛帶兵進(jìn)攻武陵壺頭山(今湖南省常德境內),正值炎夏酷暑,當地正好瘟疫蔓延,張飛部下數百將士病倒,連張飛本人也不能幸免。正在危難之際,村中一位草醫郎中有感于張飛部屬紀律嚴明,秋毫無(wú)犯,便獻出祖傳除瘟秘方擂茶,結果茶(藥)到病除。其實(shí),茶能提神祛邪,清火明目;姜能理脾解表,去濕發(fā)汗;米仁能健脾潤肺,和胃止火,所以,說(shuō)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藥,是有科學(xué)道理的。

隨著(zhù)時(shí)間的推移,與古代相比,現今的擂茶,在原料的選配上已發(fā)生了較大的變化。如今制作擂茶時(shí),通常用的除茶葉外,再配上炒熟的花生、芝麻、米花等;另外,還要加些生姜、食鹽、胡椒粉之類(lèi)。通常將茶和多種食品,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缽內,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轉,使各種原料相互混合,再取出一一傾入碗中,用沸水沖泡,用調匙輕輕攪動(dòng)幾下,即調成擂茶。少數地方也有省去擂研,將多種原料放入碗內,直接用沸水沖泡的,但沖茶的水必須是現沸現泡的。

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習慣。一般人們中午干活回家,在用餐前總以喝幾碗擂茶為快。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,就會(huì )感到全身乏力,精神不爽,視喝擂茶如同吃飯一樣重要。不過(guò),倘有親朋進(jìn)門(mén),那么,在喝擂茶的同時(shí),還必須設有幾碟茶點(diǎn)。茶點(diǎn)以清淡、香脆食品為主,諸如花生、薯片、瓜子、米花糖、炸魚(yú)片之類(lèi),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。

RM新时代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