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M新时代官网

首頁(yè) /  茶文化 /  茶風(fēng)茶俗 /  傳世的茶道,黃山茶道

傳世的茶道,黃山茶道

黃山為茶葉之鄉,出品之黃山毛峰、祁門(mén)紅茶(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)、太平猴魁等,享譽(yù)海內外,黃山人生在這好山好水之間,自然怡情山水,有了這傳世的茶道。

古人飲茶,注重一個(gè)“品”字。“品茶”,不但是鑒別茶的優(yōu)劣,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(lǐng)略飲茶情趣之意。生活在現今社會(huì )的人們,工作繁忙,很少有古人的閑情逸致,然而,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,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,擇雅靜之處,自斟自飲,消除疲勞,滌煩益思,振奮精神。

“茶道”一詞可簡(jiǎn)單地解釋為茶之道,是指沏茶、品茶的一定程序。提起茶道,普遍認為它是日本的傳統藝術(shù)形式,其實(shí)茶道源于中國,唐宋時(shí)期,由日本的留學(xué)生從中國傳人日本,就連茶道一詞最早也見(jiàn)于唐代的《封氏見(jiàn)聞?dòng)洝芬粫?shū)。南宋時(shí)期(1191年),被日本人尊為“茶祖”的禪師榮西,曾二度來(lái)到中國學(xué)佛,回國時(shí)帶回了茶籽和種茶技術(shù),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廣到民間,成為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飲茶習俗。

徽州人一年中,飲茶不斷,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“朝茶”、“午茶”、“夜茶”。早晨洗漱完畢,一杯香茶,細品滿(mǎn)飲,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,這是健身妙道。有“朝不可食,不可不飲”之說(shuō)。所以朝茶講究細品。午飯之后,濃茶一杯,消食健胃。喝午茶與朝茶不同,他講究的是濃。夜幕降臨,一杯香茗飲庭院,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,代之逍遙與愜意;冬夜,熱茶伴火爐,融融暖意彌心間,夜茶講究的是舒適、隨興。黃山人沏茶,很講究水,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,河水中,井水次。茶具也用錫壺膽,茶葉放膽中,膽放壺內,但上有細孔,汁出葉不出,便于飲喝。

古徽州奉行朱熹《家禮》,禮儀甚嚴,作為待人的茶禮就更講究,俗話(huà)說(shuō)“看人上茶分三等”,其意就在此??偷?,主人第一禮便是上茶。貴客來(lái),或遇喜慶,講究吃“三茶”,即棗栗茶(吃蜜棗煮板栗下茶),雞蛋茶(吃五香雞蛋下茶)、清茶。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;正月來(lái)客拜年要吃三茶;婚禮、新女婿上門(mén)要吃三茶。

黃山人的茶禮,還逐漸形成系統的禮規,俗稱(chēng)“茶道”。他講究以茶立德,以茶陶情,以茶會(huì )友,以茶敬賓;注重環(huán)境、氣氛,追求湯清、氣清、心清,和境雅、器雅、人雅。茶道的主要程序有:

1、靜氣(排除雜念)

2、烹湯(一般用瓦器、錫壺)。

3、焚香(敬茶神陸羽)。

4、滌器(用白瓷茶盞,洗凈擦干)。

5、燙盞。

6、賞茶(察茶色、觀(guān)茶形、聞茶香)。

7、投察(3-5克為宜)。

8、洗茶(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,后將湯汁棄去)。

9、注湯。

10、敬茶。

11、聞香。

12、觀(guān)色。

13、品位。

14、上食(奉上豆干絲、水果等食品,以佐品茶)。

15、論茶。

RM新时代官网